返回

第九章 沙河之战(上) 大宋第一盗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夜色迷离,星光闪闪。一望无际的营帐漫布在河北路的大地上。先锋大军在孔守正的带领下抵达金台屯之后就放慢了脚步,等待赵光义亲自率领大军跟上。这一次,赵光义不再着急赶路,大军一到幽州便要作战,要是昼夜行军拖成了疲兵,那胜负就难料的很了。

“你曹老哥对那个大秦归来的谢慕华倒是看重的很哪!”潘美席地而坐,端着一杯热茶,冷冷的说道。

这儿是潘美的营帐,曹彬就坐在潘美对面,他和潘美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多年,算得上是交情深厚,又都是大宋名将,私下里无话不谈。

曹彬正拨弄灯芯,一听潘美这话,哑然失笑道:“怎么?是不是觉得我不应该保举个初出茅庐的小后生?”

潘美瞥了曹彬一眼:“我这几日都想问问你,大伙儿都说你是个老好人,没错!但是那谢慕华和你非亲非故,你干吗这么卖力一力保举他?古有赵括纸上谈兵这前车之鉴,那个谢慕华就真有多大本事吗?”

曹彬目光闪动,却露出一丝微笑,站起身来,走到潘美的身旁坐下,压低了声音:“谢慕华非常隐晦的指出大军北伐失策之处。他是个海外归子,在朝中无权无势。你也知道,近年来,我们这一班老臣还在朝堂里的,是越来越少了。这谢慕华有才学也有见地,我这才保举他!”

潘美嘴唇动了动,想要说话又闭上了嘴巴。他本来很不理解曹彬保举谢慕华的举动,但是经曹彬这一提醒,顿时了然于胸。

那谢慕华分析太原之战的时候,故意提及虎牢关之战。并且称赞赵光义先占石岭关是一记妙招,这恰恰是大军北伐忽略之处。

以二十万大军攻打幽州并不困难,但是辽国守军必然会求援。辽国援军无论是从东京还是从中京出都不得不经过幽州以北的“得胜口”。幽州四周一马平川,利于辽国骑兵冲击,而只有得胜口那里地势险要,要是据得胜口之险,再行围城打援之法,辽国援军必然重蹈石岭关大败的命运。到那时幽州守军求援无望,只得坐以待毙。

但是赵光义亲自选中的两位先锋大将傅潛、孔守正都是一勇之夫。这一路前进,没有绘制山川地形图给主帅,没有分兵占领沿途险要之地。要是指望这两个“勇将”想得起来先去打下得胜口的话,倒不如烧香拜佛求老天降下雷电把得胜口的辽军都给劈死得了。

谢慕华明着是赞扬赵光义收复太原的雄才大略,其实是变着法的提醒赵光义,前有虎牢关,后有石岭关。这两次都分别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那幽州以北的得胜口……

潘美苦笑一声,他是跟随赵匡胤出身的大将,赵光义上台之后不得不用他,又不得不防他。这次北伐的种种弊端,像潘美,曹彬,石守信等大将都看得清清楚楚,除了崔翰之外,满朝文武没有一个赞成北伐。只是赵光义心意已决,谁也无法改变。

这倒好,劳师远征,选将不利。那傅潛原本只是个亲随家人,在赵光义还是晋王时的家奴,哪里打过什么仗?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被赵光义委以先锋大将的重担。

那些在刀山血海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的大将们个个心里雪亮的很。这次攻打幽州,只能寄希望于在辽国援军到来之前一鼓作气拿下城池,不然的话,必败无疑!

自从赵光义即位以来,先是继续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