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打造财团 第一节 政党 龙起苍茫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李秉衡本意在槟榔屿忙着复兴公司开诸事,可以逃避诸多政客的口水。没料到康有为的一众拥护者大摇大摆的找上门来,听说李秉衡在槟城后,保皇派中人大剌剌的派人来送信让李秉衡到新加坡的华商总会去见拜见康有为。

哑然失笑之余,这才明白康有为等人在华侨中的影响力。据说以前孙先生等人初来南洋时,也是局面甚艰。后来在林义顺与张永福等人的帮助下,才站住了脚,并且用报纸等舆论来对抗保皇派,争取了不少南洋华侨的人心。

康有为到了总商会后俨然以海外华人的政治脑自居,实际是为了打击同盟会的影响力,让人哭笑不得。

此人李秉衡在后世也曾读过他写的一些文章与维新理论。总体来说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旧式知识分子对强国之路的探索,理论上是无可厚非的。虽然思想上有其局限性,但可以说能力是有。从《新学伪经考》与《孔子改制考》两书就能看出他善于投机之处,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又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念的人。这些都是为他的维新变法服务的,也体现了他的精明之处。但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又是害怕革命的,为人心胸狭窄又奸诈,睚眦必报。对于孙先生曾经百般羞辱与打击,在保皇派控制的报纸上大肆污蔑并攻击革命党人。

这又让李秉衡想起一件往事来,当年孙先生离檀香山赴旧金山以宣扬革命思想,被康有为暗算向美国移民机构告密,而被抓入监牢,经洪门多方营救才得脱。康有为之所以怕孙先生到美国与加拿大去宣传革命,一是本身仇视革命,最重要的一点是怕保皇派人在美的财产受到影响。

康有为等人在美洲大6一开始受到了欢迎,凭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很是蛊惑了一大批爱国华侨,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献出自己的财产。保皇派人在许多华侨产业中居然都有了股份,筹饷更是容易。所以可以说他们这一群人是以宣扬立宪思想与强国等理念作为敛财的工具,象这么样的人李秉衡是绝对不会容忍的。

但最先找到他的政治人物却不是康有为,而是陶成章与居正等人。

当陶成章道明前来筹饷的来意后,李秉衡笑着对他说道:“焕卿兄此来是以同盟会名义还是光复会名义?”

陶成章满面通红,自己之前在浙江的言行的确太过狭隘,但他是个能言善辩之人,摇着他那胖脸说道:“此行不为党派,只为革命。我来乃为《民报》筹饷,宣扬革命道理。”

见他还有羞惭之心,又想到当时《南洋总汇报》诋毁革命,鼓吹保皇,幸亏他痛言革命之由,批驳立宪谬论,使《南洋总汇报》不敢与他争辩,革命派势力为之大振。当时在南洋宣传革命,筹集粮饷的确有汗马功劳。也不再跟他计较,拉起他的手诚恳的说道:“焕卿兄,之前《民报》资金不足,并非孙先生之过。革命工作处处需要资金,到处捉襟见肘。几次起义每每败于粮饷武器不济。有人怪孙先生将资金用于起义,而不肯多付于《民报》,起义失败又对孙先生多加诋毁。革命思想固然需要宣扬,但军事方为根本,目前无政治之法可使满清自退。再者,焕卿兄提倡暗杀,而非举事。此乃理念之争,不能意气用事。以往皆言端方一去革命必成,我与伯荪往刺端方后,清廷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